智能停車行業(yè)資訊
聯(lián)系方式
- 地址:深圳市南山區(qū)桃源街道龍珠三路桃園名車廣場A3棟4樓
- 電話:0755-83709783/83709623
- 傳真:0755-83709761
- 手機:136 3162 2208
- 郵箱:szsfm1888@163.com
貼條罰款能否遏制亂停車?
?停車難是社會公共難題。
●停車難是目前城市快速發(fā)展時普遍遭遇的“城市病”,在河南省會鄭州,當停車難遭遇“貼條罰款”時,私家車車主紛紛吐槽抱怨,大喊“停不起車”。
●然而遺憾的是,盡管貼條處處有,但路邊隨意停車的問題卻未見根治。相反,市民們對頻繁被貼條的反映卻越來越強烈。
●我們不能漠視停車難。
鬧心的黃條罰單
最近,鄭州市多個路段同時施工造成交通不暢,令市民們不時抱怨,但私家車主們更加心塞:全市整頓亂停亂放的步伐加快,小黃條罰單隨時就會貼在車窗上。“本來就很難找到停車位,現(xiàn)在又到處修路,把車停在哪兒都提心吊膽,說不定啥時候就收個罰單。”許多車主發(fā)牢騷說,“我們該把車停哪兒才能不違章?”
從外省來鄭州經(jīng)商的梁先生向記者吐槽道,自己有一次到鄭州的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辦事,看到某條路面上清晰地劃著停車線,且線內也有不少車輛停駐。梁先生覺得肯定沒問題,便找了個位置停了進去,安心去辦事。可是沒想到十分鐘后出來,車子左車窗便被貼上了“小黃條”。
“明明有停車線為何還要貼罰單?”梁先生找當?shù)氐慕痪箨犜儐?,當?shù)亟痪箨牭幕貜褪牵赫?guī)的停車位必須要有“P”停車標示以及停車線,兩者缺一不可。但梁先生覺得交警的解釋有些牽強。他專門翻閱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》,“違反規(guī)定停放車輛,影響其他車輛、行人通行的”可處罰款。然而,在梁先生看來,他所停的位置既沒有明確的禁停標志,車流量亦不大,并不影響任何交通。“而且交警部門既然知道這個停車線不合規(guī)定,為什么不予以撤銷以提醒廣大車主不能停車,而選擇悄悄地貼條了之?”
雅典奧運射擊冠軍賈占波印象最深的是,有次他去鄭州市國基路附近辦事,在同一個地方被貼了三次罰單。被貼的時間分別是早上8:20,中午11:00和傍晚6:40左右。讓他不解的是早上8:20和傍晚6:40應該是上下班的高峰期,“交警不去疏導交通,卻跑到這里貼條,但車停在這里并沒影響到交通。”
為應對交警貼條,不少鄭州車主總結了交警貼條的規(guī)律,比如早上9點開始貼條,晚上8點之后不貼條;中午吃飯時間飯店門口容易貼條……然而,這些規(guī)律只能作為參考。鄭州市經(jīng)一路一家美發(fā)店的工作人員就笑言:“僅中午這兩三個小時,交警就在這附近貼了三遍小黃條。”
罰單治理亂停亂放的現(xiàn)象有多大效果?實際上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前一輛被貼罰單的車剛離開,另外一輛車就又停了進來。
私家車增速過快
在市民梁先生的記憶中,鄭州停車難的問題似乎早在2000年便開始了。“雖然每年媒體都會關注此問題,甚至有一年鄭州市委書記還親自批示要解決停車難題,但似乎收效不大。”
在梁先生看來,主要還是泊車位的增速遠不及私家車的增速。
鄭州市停管中心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78萬輛,市區(qū)內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54萬輛。據(jù)調查,市區(qū)(三環(huán))內停車泊位計有29萬多個,其中對外開放的公共停車泊位約11萬個,內部單位、居民社區(qū)等自用的停車泊位約18萬個。
按照“一車一個基本車位,100輛車15個公共車位”的國際通用標準計算,鄭州市區(qū)需要23.1萬個公共泊車位。保守估計,鄭州市白天10輛車只有一輛能找到公共泊位,有近三分之二的停車占用道路面積,夜晚則有近200多萬輛私家車沒有合法停車位。
不少車主告訴記者,如此巨大的泊車位缺口,不是靠一張“小黃條”就能解決的。部分時候違規(guī)停車也是出于一種“無奈”和“僥幸”的心理。市民鄭先生需要經(jīng)常到河南省人大辦事,但是其旁邊的緯二路未規(guī)劃有泊車位,外來車輛又不得進入人大里面的泊車位,鄭先生每次都只能忐忑不安地將車停在路邊,祈禱“不要撞上交警貼條”。
即使有的路邊有停車位,也并不是都能順利停車。在不少酒店門口,一些劃有停車標志的車位被酒店“占為己有”,只供到酒店的消費者使用。鄭州市東明路一酒店負責人表示,“酒店前面的停車位已經(jīng)被酒店承包,每年會固定交給相關部門一筆費用。”
停車場亟待完善
鄭州交巡警支隊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鄭州停車難問題并非一個部門可以解決。在他看來,因部分車主亂停亂放嚴重,“貼條”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懾作用。要想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,還需大力發(fā)展公共基礎設施,我們已多次建議市政府大力發(fā)展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,結合地鐵建設情況和公交線路開通情況,在換乘區(qū)域建設多處公共停車場,并給予優(yōu)惠政策,鼓勵市民選擇其他方式進出市區(qū),緩解交通壓力。
同時他表示,對路內停車位的車輛停放時間采取限制(2小時內),易堵路段高峰期不允許停車。為方便群眾夜間車輛的停放,鄭價費[2010]6號《鄭州市車輛存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》第五條規(guī)定:“背街小巷設置平行式停車場,21:00—次日早7:00時段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。”
對于車主提到的“泊車位標志不清”等問題,該工作人員也表示,將對缺失的停車標志予以增補,不全的予以完善,對停車標志不清的重新施劃,規(guī)范車輛進出及停放秩序;通過對停車資源分布情況進行逐一核實,繪制了全市停車泊位示意分布圖,制作了全市停車場(位)電子地圖,完善后方便市民網(wǎng)上隨時查詢。同時他還表示,鄭州正積極建立全市停車場誘導系統(tǒng),“該誘導系統(tǒng)完善后,能及時引導車輛有效選擇合適的路線和停車場,緩解城市交通擁堵。”
建議設立公共泊位
如何才能改善車輛亂停亂放現(xiàn)象,來自社會上的聲音不少。
賈占波認為,鄭州的正規(guī)停車場和車位太少,導致了亂停車的現(xiàn)象。而這和政府在進行城市規(guī)劃時沒有進行合理布局是分不開的,政府在市政建設中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。
河南省政協(xié)委員劉哲多年來一直關注鄭州停車難亂貼條現(xiàn)象。他主張道路公共泊位宜秉持“讓利于民”的理念。“城市道路的投資來源是公民納稅,其中也有車主的較大貢獻,車主應該有權享受停車便利。”因此,應該在城市劃定容易引起擁堵的禁停區(qū)域路段,除了確實需要收費調節(jié)流量的特定區(qū)域,其他區(qū)域應按“法無禁則可停”原則,允許公民在禁停區(qū)以外的道路泊位免費停車。“這不僅可以大大緩解停車難,也是對道路停車收費腐敗黑洞的釜底抽薪。”
同時他建議,應當提倡和鼓勵單位在夜間或節(jié)假日向社會車輛提供車位,實行市場調節(jié)價;動員有條件的單位、部門將可資利用的空余地塊,改造成臨時停車場對外開放;在土地資源制約嚴重的區(qū)域,引導建設占地少、建設方便的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。
類似的停車難情況在香港也曾經(jīng)發(fā)生過。但如今,香港的停車狀況已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在內地,很多城市遇到停車難題,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增加路邊停車位。而在香港,路邊泊車位只用來滿足短暫的臨時停車需求。實際上,優(yōu)先發(fā)展公共交通,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停車位需求,這是香港解決停車難的重要經(jīng)驗。
另一方面,在鄭州,路邊隨意停車問題除了客觀因素外,公眾意識也存在一定誤區(qū)。一個現(xiàn)象是,大多數(shù)市民習慣將車停在就近的地方,而距離稍遠的停車場就余有空位。
據(jù)有關媒體報道,2010年,為解決CBD停車難問題,鄭東新區(qū)累計投資6.5億余元,在CBD商務內外環(huán)修建9座地下停車場。除了3號和5號地下停車場目前仍在建設中,另外7座地下停車場均已建好并于2011年11月全部投入使用。而7個地下停車場,停車位總數(shù)在2.8萬個以上,停車位足夠民眾使用。據(jù)承包上述停車位的北京金地停車場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,該公司管理經(jīng)營的1、2、4號地下停車場,共有2600個左右的停車位,但平均每天只有一半車位會停上車,其余車位都是空著的。“這一半停車位中,80%以上的停車位為地下停車場附近的沿街單位辦理月卡、年卡所用。而臨時進入地下停車場停車的,20%都不到。”
不少市民建議,合理規(guī)劃停車位,“尤其要提高路邊停車費,而地下車庫停車則正常收費,這樣促使市民慢慢養(yǎng)成將車停進車庫的習慣”。
【來源:大河網(wǎng)】